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召寺前的玉泉井,有“九边第一泉”之称,是内蒙古自治区名胜之一。相传清朝时,厄鲁特部噶尔丹勾结沙俄,阴谋分裂祖国,发动叛乱。清圣祖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大军,出兵三路,西征讨伐噶尔丹。大战大捷奏凯回师,来到归化城时,正当天气炎热,人马饥渴,思求饮水,正在焦急之时,皇帝的御马奋鬣腾空四蹄刨坑,涌出泉水。人们用大石块围砌成井,上面有九个口,其中一个在南端的祠庙里,于是称之谓“御泉井”。因井水饮之甘甜清冽,人们又谓此井为“玉泉井”。玉泉之水涝不增,旱不减,多汲不降,少汲不升,水质纯正,泡茶分外清香,能明目养神,消暑祛疾,甚至有“玉泉水可治百病”之说,井边汲水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。
玉泉井旁边以前还有玉泉祠庙,庙前有一根青石柱,刻有“源泉常混混”。过去的归化城,曾有“石头旗杆木头庙”中的新奇景致。“石头旗杆”就是指玉泉井南边这青石柱,大召等木结构建筑的庙宇就是“木头庙”。让人听了觉得新颖、别致,很有风趣。青城人民怀着对玉泉井的留恋之情,把这一带建设得更加美丽。一条柏油马路直通玉泉井,街道两旁仍保留古式房屋,建筑形式别具一格。路两侧是商店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在玉泉井东西两侧的玉泉酒楼和玉泉茶馆,相对营业。客人们络绎不绝, 时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。
玉泉水,曾给大召前街带来繁荣,茶馆、饭馆、酒楼、剧场、商家字号日益兴盛,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前后,大召前成了呼和浩特市最繁华的地方。由于玉泉井闻名遐迩,不少商号饭馆曾以其命名,“玉泉区”也因此得名。玉泉井虽已干涸,但它是本区区名之渊源,仍不失为古城一景。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,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同时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。文化旅游业是最能够解决这一需求的痛点行业。呼和浩特市政府和玉泉区政府应时而动,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,重振玉泉当年繁华。特委托新葡萄平台设计玉泉井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一个“可游览观光、可参与体验、可品茗休闲”的新时代玉泉。
内蒙古艾德尔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原创。
联系电话:400-600-9975。